2020年8月21号,公司组织大家一同观看了影片八佰。还记得影片结束时,全场静默,仿佛所有的小伙伴还沉浸在那种悲壮的氛围中没有回神,从前觉得作为一个渺小的人类,过好自己的生活已属不易,世界之事与自己并无太大直接关联。 而这半年经历了新冠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,以及每天在新闻上看到世界发生的各种事件,才愈发体会到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,和平无恙便是最大的愿望。
由于观影当天部分小伙伴接到临时的工作任务,无法参与观影,但是你们同样也是我们九游j9的无名英雄呀,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影片内容,希望每个人都不留有遗憾。
影片回顾:
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,扬言三月亡华。 8月13日上海爆发了淞沪会战,历时三月,中国军队以80万人去抵抗日本30万人,虽然最终付出了伤亡30万人的惨重代价,但日本“三月亡华”的野心落空,中国在二战的亚洲战场上成功拖住了日本。
本片故事讲的就是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。 一条苏州河,将上海切割成两个世界:一个天堂,一个地狱。
苏州河南岸是租界区,被英国人占领,攻打这里就意味着对英国宣战,所以日本人在进攻上海时默契地避开了这个敏感区,这里成了最佳的观战平台,租界里住着达官贵人、影视明星、赌场老板、大学教授和外国商人。
而苏州河北岸就是四行仓库,这里就是人间炼狱,88师524团谢晋元率领420余名兄弟用鲜血保卫这里,对外号称“八百壮士”,这就是电影《八佰》片名的由来。
四行仓库纪念馆,外墙仍保留有当年战争的痕迹
面对中国军队第一天的成功坚守后,杀红眼的日军发起了更猛烈的冲击,狂言要在三小时内拿下四行仓库。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!日军用大钢板作掩护,试图从四行仓库的墙根处,埋设炸药炸毁铁门,突破防线。
陈树生身上捆满手榴弹,拉响导火索后,从六楼跳进了日军突袭小队之中,与十几个日军同归于尽,年仅21岁。
电影里羊拐那封写着“舍生取义,儿所愿也”的遗书,就是陈树生所写。
一个个机枪连的战士们都被带动,纷纷绑上炸弹,报完自己的出生地,向爹娘抱歉后,慷慨赴死!
面对此情此景, 无论是戏内的上海租界民众,还是戏外的中年大叔,泪腺已经决堤。
受到如此悲壮的敢死队行动感召, 上海民众自发踊跃筹款捐资,为八百壮士摇旗呐喊; 用大字报提醒对岸的中国士兵,日军偷袭的方位; 甚至有上海青帮老大街头悬赏, 小混混为了把电话线送到仓库,竟被狙击手打死!
“国民皆如此,倭寇何敢!”
没人想要当英雄,没人知道什么是英雄,但他们走着走着就成为了英雄。
但也不要忘了,《八佰》是一部战争片,不是纪录片。它和《美丽人生》《拯救大兵瑞恩》《珍珠港》等等一样,都有艺术性和戏剧性改编。故事片在不伤害内核的情况下,进行适当的二次创作,并不是什么大问题。本片最令人着迷的,也恰恰是国家危亡之际的人物群像。
它用小人物去反映大时代,每一组人物都有所影射。
《八佰》的“佰”字,左边是人字部。以人为本,是本片的创作核心。
本片结尾,镜头从四行仓库缓缓拉出,俯拍了如今繁茂昌盛的大上海。最后白马的复现,是这个时代下整个民族的自由与不屈的象征。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永远无法想象战争的残酷程度,也不明白和平是多么难能可贵和来之不易。
这种盛世,也一定恰如八百壮士所愿吧。
一切的一切,也正印了片头的那句话: